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太阳日522

任务日志 – 太阳日522

我们开始用水生产火箭燃料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昨天我在拆除次级机动推进器系统之后留下的开孔上极其谨慎地将小马推进器系统原位装上,我们在MAV舱外的最后一点改造工作便宣告完成。最后一部分不需要的舱内设备,那套三重冗余的通讯系统,今天会由蜓蜓与火球负责拆除。这件事忙活完之后仅剩的工作就是安装余下的三个小马飞行坐席,以及两台RTG了——后者的安装还要推迟到发射前夕;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至少需要一台RTG供暖,而相比移动房车内的局促,MAV几乎宽敞得像是座飞艇机库一般。于是在完成了主要几项改造任务之后,我们就转向了例如增补燃料之类的次要任务。

要从水中分离出氧气与氢气,只需要给两根电极通上电即可。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收集氢气。MAV的某一版早期设计其实是在燃料发生器里自带了一个电解装置的;这种设想下,MAV会直接带着一大堆水发射上天,然后分解得到氢气,之后就能靠氢气合成火箭燃料。至于燃料的碳源则是二氧化碳,是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分解出来的氧气也会被储存起来作为燃料的氧化剂使用,过量的氧气则会直接排放到火星大气。

不过我这边比较倒霉的是,一位思路灵活的书呆子想到了一种能利用氧气合成器的技术原理来替代将水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与氧气的原系统的妙招。这种新思路是让燃料发生器直接分解二氧化碳,再消耗自身储存的氢气生成甲烷。二氧化碳提供的氧原子不多不少,正好够合成出比例合适的燃料与氧化剂,也就意味着运载到火星的载荷质量不会有浪费。即便算上储存氢气所需的超强隔热气瓶的重量,以及弥补一路上不可避免会发生的泄漏与生产耗损需要的余量,也远远盖不过简简单单消灭掉发射时携带原材料重量的91%这一立竿见影的减重手法的风头,到头来这套新系统的总重还不到原系统的一半。

扯了这么多,最后的结局是MAV的燃料发生器没法直接以水为原料运作。发生器内没有电解装置,也无法将氢气与氧气分离开。我这边能做的就只有换下空氢气瓶再装上满的,然后给它接上电,等它慢慢干活而已。

搞轻量化搞到魔怔的NASA工程师真TM让人受不了。他们当时怎么就想不到日后会有一帮子傻蛋会在火星这里困上好几年,然后又突然间为了与某艘救援飞船以逃逸速度会合,需要搞出足够燃料加满油箱,不要命一般疯疯癫癫冲出大气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为您推荐